Menu Content/Inhalt
首頁 arrow 知識 arrow 釣魚典故 arrow 古代釣具樣樣俱全

誰在線上

線上沒有任何訪客

線上人數

古代釣具樣樣俱全 列印 E-mail
作者 台灣釣魚台網站   
2000/01/01, 星期六
釣魚典故
鳴 謝 : 台灣釣魚台網站 http://www.fishing.com.tw 正 式 授 權 電 波 網 轉 載 。

 

古代釣具樣樣俱全

  我國古代很早就應用魚竿、釣線、浮標、鉛墜、魚鉤.....等現代人使用的釣具。

  我國古代釣客,基於取材方便都用很細的竹子做釣竿。因為竹子的特點是輕、堅軔、有彈性,所以幾千年來,它是垂釣愛好者理想的釣魚用具,即使是現在竹製手工釣竿還被廣泛使用。

  最早見於文字記載有關用竹子做釣竿的是商朝時期。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【詩經、衛風篇】中就有「藋籊竹竿,以釣于淇」之句,說明在春秋戰國時期,人們已經用細細的竹竿,在淇水濱釣魚了。如果從【詩經】中有文記載的竹釣竿算起,那麼,竹制魚竿在我國,至少有二千五百年以上的歷史了。

  古代釣魚,還有以荊條為釣竿的。【列子、湯問】篇中記載詹何釣魚用荊條為竿,晉朝張華【博物志】也記載:「荊筱為竿」。荊條是一種灌木,它的彈性和軔性都不如竹竿,所以應用並不廣泛。現在浙江還生產使用荊條作竿梢釣竿,所以幾乎沒有人整支荊條當魚竿了。

  帶捲線器「車竿」最早出現于唐代。唐代詩人陸龜蒙的【釣車篇】詩中寫道:「得樂湖海志,不厭華舟小。月中拋一聲,驚起灘上鳥。」具體地描繪了垂釣者月夜甩竿遠投釣魚的情景。有捲線器的車竿形象資料最早見於宋代。我國宋代名畫家馬遠畫的【寒江獨釣圖】中,釣者手持的釣竿,就是一種帶捲線輪的釣竿,它和現在釣魚用的車仔釣竿極為相似。馬遠是12 世紀人,如果以他畫中的影像資料作為我國開始使用遠投竿算起,那麼,帶捲線輪的魚竿在我國出現至少有800多年的歷史了。【古今圖畫集成】收集有明代【釣車圖】版畫一幅,畫面是一個釣翁,左手持輪竿,右手收線,一隻黿正被拉出水面。這說明在明代輪竿已在民間相當普及了。

  唐代有一個名叫王琚的,他釣魚的方法更為別致。王琚發明一種「木獺」,用木制成很像水獺的工具,木獺體內裝有活動機關,在張開的木獺嘴裏放上釣餌,木獺的腹下懸一塊石頭,垂釣時用竹竿把木獺放入水中,借石頭的重量把它沉入水底。當魚游進木獺張開的大嘴裏吞食釣餌時,触動機簧,木獺立刻把嘴合攏,咬住魚,而沉在水底的石頭也馬上脫落,木獺就自己銜著魚浮出水面。撇開王琚的巧思不談,這玩意沒流傳下來還真可惜!否則現代電魚、毒魚、的行徑會少些。

  我國最早使用的釣線,是用獸筋和動物的腸子制成的。到了商周時期,我國的絲織業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,人們廣泛應用絲線來釣魚了。【詩經、小雅】描寫一個女子因丈夫出門逾期不歸心中愁悶「之子于釣,言綸之繩」,就是說:你要去釣魚,我給你理絲線。【詩經,召南】記載:「其釣為何,維絲伊緡」,是說:用什麼去釣魚呢﹖蠶絲或絲線。這都說明,在商周時期,民間已經普遍使用絲線來釣魚了。唐宋以來很多詠垂釣的詩詞,經常出現「垂綸」一詞。如唐代杜牧的【贈漁父】詩中有「蘆花深澤靜垂綸」之句;杜甫的【渡江】詩中有「戟問垂綸客,悠悠見汝兒」,宋代黃山谷詩中有「柳絲常伴釣絲懸」之句,可見唐宋以來用絲線釣魚已相當普及了。用絲線釣魚,有一個很大的優點,是細軟而不卷曲,直到現在,江浙一帶人釣魚,還喜歡用細絲線穿蜈蚣漂垂釣,應是取其反應快,靈敏度高之故。

  用羽毛做浮標我國古代到90年代的現在都用。用羽毛做浮標,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【呂氏春秋】:「譬之釣者,魚有大小,餌有適宜,羽有動靜」,這裏的「羽」,就是指用羽毛做成的浮子。除羽毛外,古代釣魚也有用荻梗做浮子的。宋代莊秀裕【鸛肋篇】記載:「釣絲之半,系以荻梗,謂之浮子,視其沒則知魚之中鉤也」。荻,是南方生長的一種植物,與蘆同科,又名馬尾蒹,梗實心而輕,梗的頂端的荻花潔白像柳絮,粗如馬尾。梗細長無節,入水浮起,是古代做浮標的很好材料。現在江西一帶人釣魚,還常用荻梗做浮子。

  骨制魚鉤在我國釣魚的歷史上,可算歷史最悠久的了。在河南澠池縣仰韶文化遺址,曾發現先民遺留器物中有石器,骨器,陶器多種。韶文化散布在廣大西北地區和華北、中原等地區。在全國各地的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中,如黑龍江的寧安遺址,陝西西安半坡村遺址,都發現了許多骨制的魚鉤。這些魚鉤鉤形多樣,有的沒有倒刺,有的有倒刺,多數的魚鉤還有拴線鉤槽。新石器時代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,說明在四五千年前,我們的祖先已經學會用骨制的魚鉤來釣魚了。商、周時期,我國歷史進入了青銅器時代,隨著治煉技術的發展,商朝生產已經不是石頭工具而是金屬工具。殷墟中發現許多銅器,有矛、刀、斧、矢鏃,山西侯馬、南京鎖金村的商周遺址中出土多件銅器魚鉤,說明這一時期銅質魚鉤已被廣泛使用。春秋戰國時期,治鐵術的發明和廣泛應用,鐵制魚鉤也相應產生。但考古學的出土文物中,至今還沒有發現鐵制魚鉤,這可能和鐵容易氧化,不容易保存下來有關。文學作品中也很少見提到鐵質魚鉤,一般都稱「金鉤」。「金」,在古代泛指銅、鐵等金屬。【國語,齊語】載管子說:美金(青銅)用來制武器,惡金(鐵)用來鑄農具。足見春秋初期,治煉技術已能生產鐵制的農具了。鐵質魚鉤,有文字證實的,是唐代詩人杜甫的【江村】詩中:「老妻畫紙作棋局,稚子敲針作釣鉤」之句。唐代用的針,都是鐵制的,連小孩都會敲針制作釣鉤,可見用針敲制魚鉤在唐代已不是少數了。


 

本 文 章 版 權 由 台 灣 釣 魚 台 網 站 所 有 , 本 網 已 獲 書 面
授 權 作 香 港 地 區 獨 家 網 上 轉 載 。

 
 
< 前一個